民樂巨擘——中國現代民族管弦樂之父彭修文
彭修文先生是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的創始人之一,是當代卓越的民樂指揮家、作曲家。他掌舵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四十余載,自建團伊始執棒,與樂團親密合作,創作、編配、演奏了數百首古今中外的民族管弦樂作品,形成了鮮明的藝術風格,被稱為“廣播風格”。
“廣播風格”的顯著特征,首先在于有一大批由彭修文先生創作的民樂作品,這些作品奠定了中國當代民族管弦樂在編制、聲部組成上的基本面貌,其次是音樂表現上的細膩與默契。“廣播風格”體現了彭修文先生在民族管弦樂作品創編、指揮等方面的卓越才華,同時也彰顯著中國廣播民族樂團的演奏家們彼此信任、和睦、團結的精神氣度和藝術力量。
彭修文先生尤其注重樂團各聲部的合作能力及融合性。中國傳統民族樂器在長期的衍變發展中所形成的個性化風格,給樂隊合奏帶來極大的考驗。既要保持每件樂器的特色和韻味,又要規范統一聲部的演奏技法和音色融合,彰顯合奏藝術的張力,構建新的音響層次。每次樂團排練,音準、節奏、弓法、指法、奏法、氣息、氣口等基礎要素,彭修文先生都要求必須準確無誤。他對聲部內同類樂器、不同樂器之間的配合,以及不同聲部相互協調的要求,更是近乎苛刻。排練中,他時常親自操琴示范,細致講解要點,努力將藝術理念和藝術追求傳輸給每一名演奏家,和大家攜手共建中國民族管弦樂的新境界,創造獨一無二的“廣播”聲音。
“這是一首表現農村收獲季節及勞動場面的樂曲。音樂熱烈歡快,既有表現勞動、節奏性強的音樂,也有抒發農民喜獲豐收的心情的歌唱,描繪了一幅田野豐收景象。打擊樂部分,不拘一格地吸收了十番鑼鼓、舟山鑼鼓乃至戲曲鑼鼓的手法,使鑼鼓語言有了新穎的韻味。”
——彭修文創作手記
彭修文先生有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對西方音樂亦研究頗深,學貫中西,融匯貫通。他的指揮風格雄渾大度、嚴謹細膩,詮釋作品構思恢弘、細部縝密、獨具匠心。經他指揮和排練的每一首作品,無論是篇幅宏大的大部頭,還是短小精悍的小品,都會煥發出嶄新的藝術魅力。
彭修文先生獨具魅力的指揮藝術能夠充分調動起每一位樂隊成員的演奏激情,他不僅善于挖掘音樂的深層次內涵,更善于賦予音樂強烈的個性特征。在他的民族音樂作品中,許多細節處理看似信手拈來,卻有著神來之筆的驚艷效果,極富藝術感染力。
彭修文先生率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共同呈現的“廣播風格”,在中國當代民族管弦樂的發展史上具有旗幟性、示范性和引領性意義,是一座永遠的豐碑!